主题: 《嘉峪关市黑山岩画保护条例》诞生记

  • jygccoo
楼主回复
论坛管理员论坛管理员
  • 阅读:8836
  • 回复:0
  • 发表于:2020/5/6 15:37:54
  • 来自:甘肃
  1. 楼主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嘉峪关社区。

立即注册。已有帐号? 登录或使用QQ登录微信登录新浪微博登录

登录查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查看大图


      2019年7月28 日,《嘉峪关市黑山岩画保护条例(草案)》专家论证会召开。

登录查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查看大图


      2020年4月1日,甘肃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审查批准了《嘉峪关市黑山岩画保护条例》。

《嘉峪关市黑山岩画保护条例》诞生记


  裸露在外的黑山岩画,生态环境脆弱——长期受自然侵蚀和人为因素破坏,加之大众保护意识淡薄、管理手段单一、执法依据不足、保护措施不到位等,岩画面临消失的隐患。  4月1日,甘肃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审查批准了《嘉峪关市黑山岩画保护条例》。该条例由嘉峪关市人大常委会颁布,将于2020年5月1日起施行。历经千百年岁月磨砺的黑山岩画,正式有了为其量身定做的保护性法律。这是我省第一个专门针对岩画文物保护的地方性法规。  历史的记忆,文化的传承  岩画,是凿刻、磨刻或绘制在岩石上的图画、文字、符号的总称。因其具有极为珍贵、不可多得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科学价值,艺术地再现了古代人类生产、生活及理想信念、宗教信仰的状况而备受瞩目,尤为相关学科专家学者所重视。  黑山岩画位于甘肃省嘉峪关市区西北约10公里至20公里处的黑山之中。黑山古称“洞庭山”,屹立于河西走廊北侧,属马鬃山支脉。黑山山顶浑圆,山势陡峭,沟壑纵横,怪石嶙峋。黑山与南面的文殊山、祁连山对峙,形成狭窄的东西孔道,地势险要,形成河西走廊的“锁钥”。  黑山岩画主要分布于黑山的四道股形沟、红柳沟、交河沟、石关峡口、蕉蒿沟、磨子沟的陡崖峭壁上,时代从旧石器晚期延续到明代,是甘肃省目前发现的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岩画。  黑山岩画是中国北方岩画的典型代表,具有明显的地域特点和很强的代表性。最早于1972年5月被酒泉钢铁集团公司黑山湖农场的一名职工在四道股形沟放羊时发现。黑山岩画作画方式技法主要有敲凿法、磨刻法、线刻(划刻)法3种。岩画距沟底最低者0.5米,最高者在5米以上。画面大小不一,高度在0.2米至2.4米之间,宽度在0.3米至3米之间。内容以人物、舞蹈、佛塔、动物、狩猎等20余种类型为主,共计200余幅,占地约12.6平方公里。  黑山岩画作为我国古代游牧民族的生活记事画,涉及社会学、历史学、考古学、美学、宗教学、民族学、语言学等多种学科。其刻凿年代时间跨度大、风格粗犷、手法古拙、造型生动,是古代先民在黑山乃至河西地区生息繁衍、生产生活的真实写照,有“描绘在石头上的史书”之称,为研究古代西北地区的社会、经济、文化、民族、气候环境、自然生态等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  黑山岩画中最具代表性的是舞蹈图,岩画画面之大、形式之多、舞姿之优美、场面之精彩,在全国其他地区岩画中是很少见的。1981年9月10日,甘肃省人民政府将黑山岩画公布为第四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5月3日,国务院将黑山岩画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保存状况堪忧,保护刻不容缓  正因为黑山岩画具有如此之高的价值,黑山岩画的保护才具有如此之大的意义——每一幅岩画的背后都是厚重的历史,每一幅岩画的消逝都是最沉重的损失,让人扼腕叹息。  黑山岩画多暴露于自然环境中,很容易被破坏。一方面,风吹日晒,雨淋浸泡,石面风化,动物践踏,植物攀爬,天然污损,气候变化,都在无时无刻地侵蚀着岩画。另一方面,开矿、采石、刻画、撬砸、放牧等人为破坏,不仅破坏岩画自身,而且改变了岩画存在的环境和地貌。相比自然侵蚀,人为破坏往往是毁灭性的。  以四道股形沟岩画为例。位于嘉峪关市峪泉镇西北的黑山南麓,沟谷分出4条沟叉,故称“四道股形沟”。分布面积1.638平方公里,现发现岩画137幅。岩画创作时间为旧石器时代末期、新石器时代早期,距今约1万年至6000年。部分岩画的构图、规模、形式等在北方岩画体系中具有很强的代表性。岩画中的舞蹈图和狩猎图在世界岩画中都堪称佳作。岩画受自然风吹、日晒、雨淋影响较为严重,导致风化,自然剥落。更让人痛心的是,多年来的放牧、采石、刻画等活动,让靠近谷底的精美岩画几乎消失殆尽,“某某到此一游”的刻字更是刺目。  因此,解决人为破坏是当务之急。  积极探索,寻找出路  面对黑山岩画保护经费不足、保护手段落后、保护标准较低,文保部门无法防止、遏制各类人为破坏,难以有效地对点多、线长、面广、分散的岩画实施有效保护的现状,近些年来,尽管嘉峪关市一直重视黑山岩画的保护与管理,但因《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的有关规定过于宽泛,管理、执法依据不足,处置危害破坏岩画行为的尺度难以把握,黑山岩画的保护和管理面临诸多困难。针对这一问题,甘肃省及嘉峪关市人大代表多次提出意见建议,希望加大黑山岩画保护力度。  那么,通过什么手段才能从根本上改变黑山岩画保护不力的现状,形成长期管用的保护机制呢?显然,地方立法是其中最根本的手段。有了适合地方实际的法律法规,就有了执法依据,就可以依法采取必要的措施进行有效的保护。  经过认真研究、细致论证,2018年,嘉峪关市人大常委会将制定黑山岩画保护条例列入立法计划,正式启动岩画保护立法程序。  ——2018年3月13日,嘉峪关市人大常委会组织召开2018年立法项目交办会,对《嘉峪关市黑山岩画保护条例》起草工作进行安排部署。  ——2019年2月27日,嘉峪关市人大常委会组织召开“立法项目推进会”,推进黑山岩画保护条例起草工作尽快完成。  ——2019年5月11日至19日,嘉峪关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王真智、唐晓东带领市人大常委会法工委、教科文卫工委和嘉峪关市文旅局、司法局相关工作人员赴广西壮族自治区崇左市、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就岩画保护立法工作进行考察学习。考察组参加了崇左市和银川市人大常委会组织召开的“岩画立法工作交流座谈会”,就岩画立法与保护、岩画开发利用与文化旅游发展等进行了深入交流探讨。  ——2019年6月5日,嘉峪关市委全面依法治市委员会立法协调小组召开会议,专门听取《嘉峪关市黑山岩画保护条例》起草工作进展情况。  ——2019年7月28日,嘉峪关市人大常委会组织召开《嘉峪关市黑山岩画保护条例(草案)》专家论证会,中国岩画学会会长、国际岩画组织联合会执委王建平被推选为《嘉峪关市黑山岩画保护条例(草案)》论证专家组组长,并主持论证工作。王建平以及内蒙古大学客座教授、研究员王大方,省文化厅原副厅长、省文物局原局长、研究员杨惠福,中国岩画学会副秘书长乔华,甘肃政法大学二级教授、硕士生导师史玉成等与会专家就条例草案进行现场论证,并提出了指导性意见建议。  ——2019年11月20日,《嘉峪关市黑山岩画保护条例》经嘉峪关市十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二次会议审议通过。  其间,嘉峪关市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主任王进平多次强调,在嘉峪关市黑山岩画保护条例立法过程中,要坚持党对立法工作的领导,并贯穿于立法工作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确保立法工作正确政治方向;要严格落实宪法和法律确定的制度和原则,切实做到不越权、不抵触、相协调;要积极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贯彻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理念,处理好黑山岩画的依存环境和文化景观问题;要坚持依法立法,深入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加大立法统筹协调力度,着力提高立法质量和效率;要坚持保护优先、合理利用的原则,处理好黑山岩画保护和利用的关系;要坚持立法工作有特色,在保持共性的同时,结合嘉峪关市实际,突出地方特点,使立法工作有特色、有灵魂;要注重法规条款的可操作性,在全面保护黑山岩画文化价值及合理发挥遗产功能的前提下,通过考察学习其他地方立法工作经验,结合实际对条例草案进行全面补充完善;要坚持问题导向,推进立法工作精细化,确保条例能发挥作用;各相关部门要加强组织协调,积极解决立法过程中遇到的重点难点问题,逐步形成上下衔接一致、相互协调配合的局面,加快立法工作进度。  善用法律武器,做到有法必依  立法是基础,普法是手段,执法是关键,监督是保障。  为确保《嘉峪关市黑山岩画保护条例》得到全面贯彻落实,依法加强岩画保护工作,4月20日,嘉峪关市人大常委会召开条例颁布实施座谈会,对条例的贯彻实施进行了安排部署,提出了具体要求。嘉峪关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韩峻峰、嘉峪关市副市长义战鹰及市司法局、市文旅局、市城管执法局、市生态环境局、市民政局、市住建局、市自然资源局、市大景区管委会等相关部门负责人出席会议。  会上,嘉峪关市人大常委会法工委主任贾培成介绍了条例的基本情况。他说,《嘉峪关市黑山岩画保护条例》是我省首部岩画类地方性法规和嘉峪关市历史文化保护领域第一部法规,体现了地方特色。条例不设章节,共23条,在法律制度的设计上力求明确、精准、管用,突出了地方立法的“小而精”。条例明确了黑山岩画保护的适用范围、保护对象、保护原则、保护机制、保护机构的职责、研究利用、禁止性规定以及相关法律责任等方面的内容,条文简洁、实用,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同时,条例还提出了“数字化”保护措施,以期利用先进技术实现黑山岩画档案数字化。  嘉峪关市文化和旅游局局长赵淑敏说:“黑山岩画是我市独有的珍贵文物,承载着我们对传承历史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是推动我市文旅深度融合和实施文化强市战略的重要人文资源之一。因此,保护好、利用好、挖掘好、传承好黑山岩画显得十分迫切。”  赵淑敏说:“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更是旅游的基本内涵和核心价值。发展文化旅游不能千城一律。要充分保护利用好当地特有文化,寻求差异化,建出城市的特色。黑山岩画积淀了深厚的文化内涵,留存着丰富的历史记忆,是发展我市文化旅游不可再生的宝贵资源。《嘉峪关市黑山岩画保护条例》的出台,为黑山岩画的依法保护管理和合理利用提供了法律依据,使我们在下一步的文化旅游开发中有法可依,利于通过法律手段,最大程度地保护好这一历史文物,更好地发掘利用,使文化旅游在我市经济社会可持续稳定发展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赵淑敏表示,在条例贯彻实施过程中,市文旅局将具体抓好以下七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全面落实市政府公布的全市不可移动文物安全责任清单,做到责任明确、职责清晰、人员到位。二是积极推进《黑山岩画文物保护规划(2020—2050)》的编制工作。三是为了加强岩画安全防护工作,正在编制《黑山岩画安全防范系统工程设计方案》。四是结合嘉峪关长城文化公园建设,大力挖掘并弘扬岩画蕴含的文化价值。五是结合全市开展文物保护公益诉讼活动,加大对黑山岩画的保护监管力度,切实把条例规定的责任落实到位,确保岩画安全。六是补充完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黑山岩画的“四有”档案工作。七是结合嘉峪关市创建国家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市时机,全面提升黑山岩画保护利用水平和全社会保护岩画的意识和自觉。  黑山岩画文物保护管理所所长彭志文说,《嘉峪关市黑山岩画保护条例》是甘肃省第一部专门针对岩画的保护条例。条例的出台,是嘉峪关市的一件大事,也是嘉峪关市文物保护工作者多年的夙愿。条例内容全面,表述严谨,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和很强的可操作性。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要加大条例宣传力度,不断提升市民文物保护意识。同时,要依据条例规定积极履行职责,进一步加强黑山岩画保护巡查,利用仪器设备对岩画保护区开展监测保护,健全完善远程监控技防、物防设施,做到“三防并举”,确保黑山岩画绝对安全。要不断扩大业务单位之间合作交流,积极发掘黑山岩画的文化和历史价值,使黑山岩画成为嘉峪关市文物保护的典范和对外文化交流的靓丽名片。  嘉峪关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韩峻峰表示,法律的生命力和权威性在于实施。全面贯彻实施《嘉峪关市黑山岩画保护条例》,是政府和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因此,务必把贯彻实施条例作为建设法治政府的一项重要工作,认真抓紧、抓实、抓出成效。  韩峻峰要求,在全方位学习、多角度宣传条例的基础上,要统一思想,进一步提高岩画保护工作的责任意识,把条例宣传好、贯彻好、执行好,当好条例的遵守者、宣传者、捍卫者,切实把黑山岩画保护好、利用好。要明确责任,进一步创新岩画保护机制,按照条例规定,加强联动,强化责任,及时协调处理岩画保护工作中的重大事项,进一步探索和完善相关制度机制,以更加科学的举措和办法,推进岩画保护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精细化、实效化。要规范执法,进一步提升岩画保护工作水平。条例赋予市文物行政主管部门和黑山岩画保护管理机构许多管理职责,为黑山岩画保护工作提供了可靠的法律依据和保障,对文物保护部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执法部门要认真履行法定职责,提升思想政治和业务素质,提高依法行政能力和执法水平,确保熟练掌握、准确运用。要加强监督检查,推动条例真正落地见效。市人大常委会要把对条例实施情况的监督检查纳入监督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中,综合运用执法检查、专项督查、专题调研和立法后评估等方式,强化对条例实施情况的有效监督。

登录查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查看大图


登录查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查看大图


      珍贵的岩画,正在遭受自然风化及人为的破坏。

信息来源:甘肃人大客户端

  
二维码

下载APP 随时随地回帖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陆
加入签名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