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 [原创]游走的心灵

  • 桃李牛
楼主回复
  • 阅读:1134
  • 回复:1
  • 发表于:2010/12/7 13:41:09
  • 来自:甘肃
  1. 楼主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嘉峪关社区。

立即注册。已有帐号? 登录或使用QQ登录微信登录新浪微博登录

对于旅游在骨子里天生就有一种偏爱,可是受钞票和工作的桎梏,去的地方是少之可怜。近期读了一些旅游家的游记,一篇篇魅力独具、光鲜靓丽的文字在我是没有任何思想准备的,于是拿起地图追随前人的足迹勾勒他们的行止进退。这一勾勒,让我联想到他们笔下摇曳多姿的世界风光和祖国迤逦的风景名胜,联想到徐霞客、马可波罗和我们熟悉的老残等中外驰名的旅游家,我不禁由衷地想到,这些旅游家们以不知疲倦的精神和与时俱进的步伐,或风尘仆仆游历于大山深处,或日夜兼程奔波于海角天涯,他们不管走到哪里,不管是何时何地,他们内心深处积郁着的那种浓郁的家乡情愫,在很多时候,在不经意间,就像枪膛上的子弹一样一触即发。
  地图本来是状物的,山川河流、土壤植被、气候矿藏,都折射在地图里。在旁人看来,地图里不该有人,也不能有人,有人就不是地图而成了图画。然而我确认为,地图里一定有人,有人的行踪、人的呼吸、人的喜怒哀乐、人的所思所想。所以我以为跟随地图是可以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识万种人的,从雄壮威武的祁连山,到风姿优雅的江南,地图启动了我的“行踪”。地图上的国界、省界;铁路、公路;国道、省道;高原、盆地;平原、丘陵;河流、湖泊,还有各式各样的极点,都时时诱惑着我,我的视线常常在新疆塔城、福建厦门;黑龙江漠河、海南三亚之间穿梭逡巡,慢慢理解“身虽不能至,心向往之”的渴求。
  在我十几册的地图藏书中,一本名叫《中国知识地图册》的书籍,上边标注着大大小小的圆圈或圆点,这都是我去过的地方。标注圆点的是去过一次,标注圆圈的是去过两次及两次以上,我之所以这样做是觉得每到一个地方旅游要拍照片、买些纪念品一样,是为了一种纪念。每次从一个新的地方归来,我都会在图上相应的位置作出标志,那种心情,像创作了一副作品一样惬意。然后,在几天的时间里,我投向地图的目光会定格在那里,一遍遍地回忆,让思绪温习和抚摸每一个耳鬓厮磨的细节,像牛反刍干草。某个时候,当我看到的电视频道影像它时,所有的美丽即刻会被呼唤出来,展现开来,鲜明生动如同当初。
读地图成了我的爱好,从未感觉到厌倦,尽管我远非一个有耐心的人。只因为它的内容太丰富,太精彩,才一次次吸引和羁留了我的目光。读一个地名,便是翻开一册大书,历史是正文,诗文是旁注,物产风俗则是题图和尾花。甘肃二字,会让人遥想到贫困和苍凉,可王维的《匈奴歌》、《出塞作》,叫人想起河西走廊的繁荣和昌盛,每一次阅读都带来发现,每一个发现又都孕育着新的灵感,难以想象会有穷尽的一天。
在我标注的地图中,意大利、梵蒂冈、奥地利、荷兰、法国、德国等国家的风物,也在旅游家们的笔下都有了玲珑剔透的呈现。我借助旅游家的智慧,平复了我知识储备中的一些局限和空白,也使我的心灵得到了净化和升华,至此,什么是纵横几万里,什么是上下几千年,通过旅游家们的笔墨,使我对历史和地理知识获得了一次又一次的理解和链接。旅游家教会我精神上感受寓情寓景,我也用个人的方式向他们走去,虽然我尚未能在他们走过的地方画上圆圈,虽然我的足迹所及只是少数,但文化的天空并不妨碍我用心抚摸它的全部。
 

  
  • 飞鸿印雪
认证版主认证版主
  • 发表于:2010/12/14 6:48:16
  • 来自:甘肃
  1. 沙发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0)
(0)
  
帖子已过去太久远了,不再提供回复功能,请勿尝试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