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 白鹿原上祭英才

  • 戈壁羽石
楼主回复
荣誉会员荣誉会员
  • 阅读:2941
  • 回复:3
  • 发表于:2016/5/4 1:01:57
  • 来自:广东
  1. 楼主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嘉峪关社区。

立即注册。已有帐号? 登录或使用QQ登录微信登录新浪微博登录

      429日,当我从手机新闻里突然得到我国著名作家陈忠实因病逝世的消息,我的心情既惊愕又沉痛。陈忠实是我的家乡西安市灞桥区农村土生土长的英才人物,我和他所在的村庄不足10公里路。源于对文学的爱好以及和陈忠实特殊的地缘关系,我对他一直是比较崇拜和关注的。我自小也在农村长大,那个时候就听乡亲们说附近的村子里出了个作家陈忠实,一个普通农民的儿子凭借自学能在文学上达到如此的成就,于我而言确实是高山仰止了。及至后来他的鸿篇巨著《白鹿原》的问世,成就和名气更是闻名海内外,成了家乡人民文化意义上最好的代言人和骄傲。在我的印象里,他在形象上完全具有家乡农民的显著特征,浓重的关中方言和沧桑纵横的脸膛。然而,他文学上的天赋和成就又使他超越了平凡的世俗生活,使他能够站在更广阔的社会时代背景之上书写家乡人民的生活变迁和生命历程,其文笔的雄奇绚烂,其思想之厚重睿智,人们尽可以仰慕但绝难以想象企及了。

      说起陈忠实,就不能不提到他的长篇小说《白鹿原》,这也是他一生中唯一的一部长篇小说,是他名副其实的“垫棺压枕”之作,历时六载,卧薪尝胆,其创作的艰苦程度难以言喻。这一点和陕西另一个著名作家路遥极其相似,只是路遥创作完成《平凡的世界》后就很快英年早逝,成为当时文坛的一大新闻和伤痕。和路遥比,陈忠实还是幸运的,同样是用生命呕心沥血废寝忘食的为人民写作,他活到了73岁的古稀之年,在《白鹿原》发表之后,他还享用了20多年这部伟大的作品带给他的巨大荣耀和酸甜苦辣。然而,我一直有一个疑问和遗憾,以他如此卓然的文学才华和勤奋,为什么一生就只写出一部长篇小说,而再无奉献新作了呢?是因为功成名就后的慵懒还是江郎才尽后的枯竭?应该都不是,我想他一定是不愿意让读者的期待失望的,他一定还有过创作的冲动和准备,他内心的焦灼和痛苦也一定是如影随形的。我一再的试图走进他的内心去理解他,他从本质上讲不是一个天才,他没有一些作家文思泉涌下笔万言一挥而就的本事,他是靠自己的坚韧和勤奋耐得寂寞清贫一个字一个字的“爬”到了白鹿原的光辉顶点。他还是一个具有极大职业荣誉感和社会责任感的人,这就决定了他对自己的作品坚持高标准严要求,宁缺毋滥。《白鹿原》所达到艺术成就是他穷其毕生最大心血创作的,也不可避免的使他在精神气力上“元气大伤”,所以我们不能不为他这个缺憾表示理解和扼腕叹息了。

      2014年我回乡探亲期间,有一次乘车游玩路过他的故居顺便探访。在去蓝田方向公路旁,一处山坡上的农家小院前立着一块简易的“陈忠实旧居,白鹿原小说原创地”的提示牌,低矮的院门是上锁的,透过门缝,看到里面是三间古旧的平房,院子里树木浓密,杂草丛生,看得出,已经很久没人居住了。这些和邻居家高大气派的小洋楼,平坦宽敞的院落形成鲜明的对比。但是,我知道,没有人会轻视和淡忘这个地方,人们看到这里总会津津乐道这里发生的传奇故事。曾几何时,它的主人在这里远离世俗的喧嚣和诱惑,坚持不懈艰苦卓绝的完成了一部震撼文坛影响了几代人的伟大作品。陈忠实因《白鹿原》而永世不朽,同样,我们家乡丰饶而厚重的故土也因陈忠实而得到彰显和升华,甚至承载浓缩了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奋斗不止的精神写照。

     逝者如斯夫,缅怀之情不可遏止,在此聊以拙诗祭奠:

     白鹿原上土,

     春寒人作古,

     绝文情乃苦,

     魂祭陈公墓。


  
  • 静心空悟
  • 发表于:2016/5/4 16:17:02
  • 来自:甘肃
  1. 沙发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缅怀老乡!
  
  • 嘉嘉
  • 发表于:2016/5/5 11:37:00
  • 来自:甘肃
  1. 3楼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看了电影老版的,堪称经典,缅怀大师
天空一无所有,为何给我安慰
  
二维码

下载APP 随时随地回帖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陆
加入签名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