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 这些你知道吗?真够黑的!!!

  • wangtata
楼主回复
  • 阅读:2482
  • 回复:1
  • 发表于:2015/10/28 17:22:51
  • 来自:甘肃
  1. 楼主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嘉峪关社区。

立即注册。已有帐号? 登录或使用QQ登录微信登录新浪微博登录

嘉峪关新闻网讯(记者 武晓霞)以低价优势吸引顾客,却在秤上做手脚捞回。近日,从事水产生意的商贩谭师傅向本报记者自爆“家丑”,透露了电子秤缺斤短两的黑幕,且猫腻就藏在秤上。记者随后走访调查,发现水产销售中这种电子秤缺斤短两的现象普遍。

谭师傅是山东人,几个月前来到我市从事活鱼销售。做生意一段时间后,有人建议他去购买专门做水产生意的电子秤,并称用这种秤才能赚钱。他随即购买了这样一台电子秤,经过使用发现其中的秘密。“同样的一条活鱼,前后称量会得到不同的结果,问题就出在秤上。”谭师傅告诉记者,每台电子秤都有个密码,只要商贩知道这个密码,就可以在秤上动手脚。例如一条2斤的鱼,每斤8元,共16元,而如果卖7元/斤,用7两秤,秤上显示为2斤6两,共18.2元,价格反而贵了。谭师傅告诉记者,这种电子秤在水产销售中使用十分普遍,顾客很难发现其中的猫腻,主要原因是顾客购买活鱼后由商贩杀完再带走。“去五脏和鱼鳞,顾客即使发现秤少了很多,也苦于没有证据维权。”谭师傅说,还有一种现象是,顾客在买鱼时,一些商贩会直接表示“不杀不卖”,有些顾客不愿让商贩杀鱼时,商贩会重新称重等。采访中,谭师傅抱出一台电子秤,记者看到这是一台普通的电子秤,上面除了一些数字键外,还有一些单价1、单价2……单价6等小按键。“别小看这6个按键,每一个都是设置好的,这6个按键对应分别是7两、7两半、8两、8两半、9两、9两半,这是买秤时人家就给设置好的。”谭师傅随后拿一条鱼进行现场演示,将秤关机后重启,不输入密码,这条鱼的重量是0.59千克,输入16元/千克的单价,共9.44元。谭师傅重新启动了电子秤,输入了该电子秤特有的密码,还是同一条鱼,按下其中一个单价键及价格,显示为0.705千克,竟多了0.115千克,价格变为11.28元,当谭师傅按下另一个单价键时,显示为0.765千克,价格变为12.24元。随后,谭师傅按下其他几个单价按键,均高于正常称重的价格。“这样的电子秤有很多种,只要开机输入密码,商贩想用几两秤就按储存好几两的单价按键,顾客很难发现。而不输入密码,就是一台标准秤。”谭师傅说,市场上销售水产的大多数摊位都有缺斤短两的行为,其中普遍使用的就是七八两秤。一些商贩报低价吸引顾客,但却在秤上动手脚捞回来,让不少消费者吃亏。“可一旦关机再开机,就找不到其作弊的证据。质检部门来检查,将秤重新开关一下,就正常了,要想查处很难。”

10月12日上午,记者来到镜铁市场看到,商贩用的秤五花八门,但在水产海鲜销售区域,记者发现几乎所有的商贩使用的都是电子秤,且均摆放在店内靠里,而门口的摊位将消费者挡在外面,并不能清楚地看到称重。记者在一家水产店选购了一条草鱼,为了看清称重,记者绕进店内看到,这台电子秤与谭师傅拿出的秤一样,只不过6个单价键变成了“M1、M2……M6”,店主并没有按动电子秤上的M键,称重为0.89千克,等到杀完鱼后,记者再复秤为0.76千克,也就是说,去五脏和鱼鳞,少了二两多。10月13日上午,记者来到迎宾路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向一名鱼贩购买了一条草鱼,该摊点的电子秤,显示屏对着记者,操作面板对着鱼贩,当记者准备绕到其身边查看秤时,鱼贩已手脚麻利地按完了键,电子秤显示记者选购的鱼为1.39千克,按照16元/千克的单价,共22.24元。“2斤7两8,一共22.2元。”就在记者付账时,女摊主开始杀鱼,记者迅速阻止表示要回家杀鱼时,刚刮了两下鱼鳞的女摊主随即装袋并告诉记者,鱼鳞刮掉少3两,当记者质疑仅鱼鳞咋重3两时?女摊主称“去鱼鳞和鱼肚少半斤”。随后,记者分别在其他几个蔬菜摊位上称量为2斤4两。就在记者称量时,正在买菜的刘女士说,她以前买鱼发现杀过的鱼分量严重不足,再买鱼时就不让杀了,但那些商贩要么不卖,要么就在报出的价格上涨0.5元钱。“卖鱼水分可大着呢!”销售蔬菜的一位商贩告诉记者,他在雄关小区的市场卖菜时,34斤葫芦瓜用鱼贩的秤变成了50斤。

谭师傅说,根据经验,一条鱼去五脏和鱼鳞,最多少二两。他建议,消费者尽量购买活鱼回家宰杀或经过公平秤复秤后再由商贩宰杀,他希望在所有市场设立公平秤,希望这种情况能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采取设立公平秤,加强管理等方式,遏制缺斤短两作弊失信问题。
  
  • 国峰专业水暖
  • 发表于:2015/10/31 9:23:46
  • 来自:甘肃
  1. 沙发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现在不光卖鱼的称有猫腻,卖菜和卖肉的也都一样。这基本成公开的秘密了,知道也没有哪个政府部门管管。
来自手机版
(0)
(0)
  
帖子已过去太久远了,不再提供回复功能,请勿尝试回复!!
""